数显测振仪的传感器类型多样,根据工作原理和测量参数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工作原理分类
电涡流式传感器
原理:利用电涡流效应,通过测量传感器端部与被测物体间的距离变化来测定振动位移或幅值。
特点:非接触式测量,频率范围宽(通常覆盖0~10kHz以上),线性工作范围大,灵敏度高,但线性范围较小,安装需专用支架。
应用:静位移测定、振动位移监测(如旋转机械转轴振动)、金属表面振动测量。
电动式(磁电式)传感器
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运动的导体在固定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与振动速度成正比的电动势。
特点:相对式传感器,需固定基准,输出电压与速度成正比,灵敏度高,但测量频率范围较小(通常0.5~1kHz),易受电磁干扰。
应用:中频振动速度测量(如电机、轴承振动)。
压电式传感器
原理:利用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晶体受外力作用时表面产生电荷,电荷量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
特点:惯性式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频率范围宽(0.1Hz~30kHz),但需配套电荷放大器。
应用:高频振动加速度测量(如冲击、振动故障诊断)。
电容式传感器
原理:通过改变电容间隙或公共面积来测量振动参数。
分类:
可变间隙式:测量直线振动位移。
可变公共面积式:测量扭转振动角位移。
特点:非接触式测量,灵敏度高,但受介质介电性能影响,需外接电源或参量变换器。
应用:精密位移测量(如微振动监测)。
电感式传感器
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振动参数转换为电感量变化。
分类:可变间隙式、可变导磁面积式。
特点:结构简单,但灵敏度较低,频率范围较窄。
应用:低频振动位移或速度测量。
二、按测量参数分类
位移传感器
原理:测量物体振动位移,通过惯性质量块与基座的相对运动转换为电信号。
特点:绝对式测量,需固定在被测物体上,频率范围较窄(通常0~1kHz),但可直接显示位移幅值。
应用:大型设备轴位移监测(如汽轮机振动)。
速度传感器
原理:测量物体振动速度,通过电磁感应或惯性质量块运动产生与速度成正比的电信号。
特点:中频测量(通常10Hz~1kHz),输出阻抗低,信噪比高,但体积较大。
应用:电机、轴承振动速度监测。
加速度传感器
原理:测量物体振动加速度,通过压电效应或惯性质量块运动产生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电信号。
特点:高频测量(通常0.1Hz~30kHz),体积小,灵敏度高,但需积分转换为速度或位移。
应用:冲击、高频振动故障诊断(如齿轮箱、轴承)。
三、按安装方式分类
接触式传感器
特点:需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测量准确但可能影响振动状态。
应用:结构健康监测、设备振动测试。
非接触式传感器
特点:无需接触被测物体,适用于高温、高速或无法安装接触式传感器的场景。
应用:旋转机械转轴振动监测、远程振动测量。